www.foxun.cn
佛教新闻媒体!

《地藏菩萨本愿经科注》介绍

《地藏菩萨本愿经科注》介绍

《地藏菩萨本愿经科注》介绍

  地藏大慈悲,誓愿永无了期。   所化成佛数难思,犹秉声闻仪。   直待狱空生度尽,方肯示证菩提。   恳祈冥显施恩资,海会预莲池。

   ——印光大师:《印光法师文钞续编卷下·地藏菩萨偈赞》

  一、倡印缘起

  地藏菩萨历来是提倡佛教孝道的一部经典。对于净土行人修学佛法、力行世出世间无上孝道、藉此培植无上福德资粮,以为生西之助等诸多方面均有裨益。

  弘化社自恢复以来,流通64K、32K、16K、折本《地藏经》等多个版本不下百万册,倍受莲友之欢喜赞叹。在此基础上,又曾出版天台研究之《地藏经略解》,以天台教理诠释《地藏经》之佛法妙义。

  藉此,为使莲友能更深层次地了解地藏菩萨的广大誓愿,继而依之而行,利济十方。特发起此之出版青莲法师所著之《地藏菩萨本愿经科注》一书,俾诸道友,随喜发心,使此之自利利他之福德事业得以圆成。

  二、本书简介

  (一)《地藏经》版本简介

  《地藏经》,中文版本为唐朝高僧实叉难陀所译。又称《地藏菩萨本愿经》、《地藏本愿经》、《地藏本行经》、《地藏本誓力经》。收于《大正藏》第十三册。全经计13品,原分为上、下二卷,现今流通本分上、中、下三卷。

  有关二卷本与三卷本之不同,印光法师有明文开示:

  “此经二卷十三品,唐实叉难陀所译。从前虽有法灯、法炬所译之本,自莲池大师主张实叉之本之后,法灯之本便不流通。即实叉之本,又有二卷、三卷之别,人多疑之。须知二卷系藏本,三卷系流通本。藏本上卷六品,下卷七品。流通本上卷四品,中卷五品,下卷四品。卷虽不同,经文无异。但传布既久,间有字句稍异者,固宜以藏本为主,亦不必改治流通本,以二本并行,了无所碍故也。 ”

  (二)《地藏经》内容简介

  经中主要记载了吾佛世尊释迦牟尼在忉利天宫(欲界六天的第二层天)为母亲摩耶夫人说法的真实事迹;赞扬了地藏菩萨“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正菩提”的宏大誓愿;介绍了地藏菩萨在因地修行过程中的种种典型事例;以及通过地藏菩萨与释迦牟尼佛的对话,介绍了地狱的状况;解释了众生解脱生死、忏悔业障、救拔亲人眷属苦难的种种方法;并在此经中表明,自己入灭之后至弥勒成佛以前的无佛世界中,教育度化世人的任务由大愿地藏菩萨负责。

  (三)《地藏菩萨本愿经科注》简介

  本书为清代青莲法师依据天台教理判释《地藏经》之科注,由天台五重玄义而入手解释本经之要义,继用天台教理以逐句解释,将佛陀之无尽慈心与地藏之广大悲愿演绎无余。是为现代人力行究竟孝道、培植无上福德、成就圆满佛果必读之要典。

  三、出版计划

  拟以台湾佛陀教育基金会32K繁体竖排版为蓝本出版印刷。目前已获江苏省宗教事务局、江苏省新闻出版局核准流通,准印号为:苏出准印JSE-0002680号。

  四、助印办法  

  为能利乐有情,成就无量功德。冀诸同仁,随喜发心,俾使此之法宝更增佛辉,以期自他兼利,福慧双修,同成佛道,共生吉祥。  

  若有乐助者。按弘化社助印方式汇款

    附一 印光法师作《地藏经石印流通序》(民十七年)

  众生之心,与佛无二。其不能作佛,常作众生者,以其自无慧力,不能觉悟,又无善知识为之开导。由是以本具佛性之妙心,作起惑造业之根本。致令长劫轮回,了无出期,可不哀哉。故我世尊,初成正觉,升忉利天,为母说法。欲令一切众生,悉皆图报父母之恩,特为表彰地藏菩萨往劫因救母故,广发菩提之誓愿,以作未来众生得出苦海之舟航。全部经文,理事详明,文词显豁。圆彰是心作佛,是心是佛。是心作众生,是心是众生。及心能造业,心能转业。心不能转业,业即能缚心等义。而地藏往劫救母二事,于此义意,更为真切著明。诚可谓险道之导师,昏衢之慧炬。贫乏之宝藏,凶岁之稻粮。俾一切迷昧众生,速得觉悟。一切孝顺儿女,有所师承。经之利益,莫能宣说。西天东土,读此经而兴起者,何可胜数。真达和尚,欲报罔极之恩,拟请善书者恭写此经,石印施送。适智准居士鲁指南,以自所书金刚经请正。师以居士为报亲恩,自己恭写,以常持诵。则书写此经,必所乐为。因以恳请,即蒙允许。命光作序,以抒经益,而发起世间人子之孝心。冀其随时随事,以尽孝道。念劬劳之深恩,必致吾亲于究竟安隐之宝所而后已。由是以至诚心,念佛圣号。兼以恪敦伦常,尽己天职。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以此功德,资益吾亲。必期生则业障消除,善根增长,福寿增崇,智慧开发。没则神超净域,业谢尘劳,忍证无生,位登不退。庶可稍尽乌私,无忝所生矣。又须知一切众生,皆是过去父母,未来诸佛。当以大菩提心,随顺机宜而为宣说,及与救济。于以契佛心而符己愿,扇慈风以息杀业。将见礼让兴而干戈永息,风俗美而天下和平矣。

   ——《印光法师文钞·续编卷下》

  附二 印光法师作《地藏菩萨本愿经序》

  地藏菩萨誓愿宏深,慈悲广大,于无量劫前,固已满证三德秘藏。但以度生情殷,不居佛位,悲运同体,慈起无缘,分身尘刹,度脱众生。其所度之法,与所度之人,三世诸佛莫由尽说。而况娑婆众生,刚强难化。以故菩萨于此世界因缘甚深。故如来于忉利天放光集众,发明菩萨往劫因行及发愿等事。即所谓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地狱未空,誓不成佛。何幸娑婆,有此恃怙。此经文虽浅显,理极宏深。世多不察,谓为专谈因果,以诱愚迷。其于菩萨孝心纯笃,愿力广大,三世诸佛莫能赞,九界众生咸依归之旨,均未计及。是何异弃金担麻,买椟还珠乎哉。此经二卷十三品,唐实叉难陀所译。从前虽有法灯、法炬所译之本,自莲池大师主张实叉之本之后,法灯之本便不流通。即实叉之本,又有二卷、三卷之别,人多疑之。须知二卷系藏本,三卷系流通本。藏本上卷六品,下卷七品。流通本上卷四品,中卷五品,下卷四品。卷虽不同,经文无异。但传布既久,间有字句稍异者,固宜以藏本为主,亦不必改治流通本,以二本并行,了无所碍故也。

   ——《印光法师文钞·三编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