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foxun.cn
佛教新闻媒体!

第三届“之江问道普陀潮音”普陀山佛教与禅宗中国化研讨会学术总

由舟山市委统战部(市民宗局)指导,由普陀山佛教协会主办,中国佛学院普陀山学院承办,普陀山国际观音文化研究中心和华东师范大学宗教文化研究中心等单位协办的第三届‘之江问道·普陀潮音’论坛——普陀山佛教与禅宗中国化研讨会经过开幕式、主旨报告和六场研讨而完成全部学术研讨的环节,奉大会组委会的安排,现对本次会议进行学术总结。

本次研讨会以普陀山佛教与禅宗中国化为主题,最终提交会议的论文共44篇,全部论文可以划分为普陀山佛教和禅宗中国化两大领域,而在各自的领域内,又呈现出不同的问题关注,不同的视角观察,显示出各自的学术风格,总体上看取得了丰富多彩的研究成果,其中不乏新颖的学术思路、前沿的研究方法、新锐的问题发现和创新性的学术观点,在很多问题的研究方面均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以下我从两个大的领域分别进行总结。

一、普陀山佛教研究

普陀山佛教研究是本届研讨会的既定主题之一,学者们积极响应会议的主题设定,提交了22篇论文,显示此类研究依然是本届研讨会的主要学术热点。这一研究大致可以划分为以下四个分支领域:

(一)普陀山观音道场研究

这方面共有4篇论文。舟山市委统战部周开龙的《观音信仰与普陀山佛教之当代表达》一文,梳理了各个时期观音信仰的基本特征以及普陀山观音道场的主要特质,并且创造性地诠释了观音信仰中国化的当代表达,涉及到当代普陀山佛教诸多重要方面,堪称文化资源当代诠释与创造性转化的又一范例。

西北大学玄奘研究院李利安的《观音驻地的中国化——以〈华严经〉的描写及华严宗的解读为中心》,对观音驻地信息在《华严经》中的出现及其描述做了详细的考述,并对唐代华严宗的解读做了分析,说明在宋元之际普陀山观音道场形成之前,经历了经典输入与中土接受的历史过程,为观音道场中国化的最终实现提供了经典与理论的依据。

河南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崔峰在《佛教中国化与普陀山观音菩萨道场的形成》一文中,从唐代以前观音信仰的逐步兴盛、普陀山早期观音信仰与海难救助、密教的传入与晚唐五代观音女性化的显现、宋代观音女性变化和明代文学小说的传播等五个方面分析了普陀山观音菩萨道场的最终形成的过程,为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的适应和融合提供了一个新颖的案例。

中央民族大学邢莉通过《普陀山观音道场神圣空间的建构》一文对普陀山道场不同阶层空间的建构进行分析,并且以观音显灵凸显普陀道场在人文建构中隐喻性和象征性增强的特质,以物理空间建构和人文精神空间建构的互证互释对普陀山观音道场进行了全面的分析。

(二)普陀山禅僧研究

有关普陀山禅僧研究共有9篇论文,涉及真歇清了、别庵性统、孚中、祖照道和等多位禅师,这是禅宗与普陀山直接关联的一个研究领域,本次会议在这个领域的研究取得了新的进展。

西南民族大学尹邦志的文章《任运:清了禅师留在普陀山的宝贵遗产》以任运之义对真歇清了禅师的生平、药山系的禅法、禅要、文风以及观音法门进行精准的分析和详细地概括,文章以新颖的视角、优美的文风,论证了任运之禅是真歇清了禅师为普陀山留下的宝贵遗产的观点。

陕西省社会科学院宗教研究所景天星《真歇驻锡普陀之贡献及其禅法述论》论述了真歇清了禅师在驻锡普陀山期间做出的重要贡献,并运用比较的方法对禅师的默照禅、华严禅和念佛禅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凸显出每一种禅法的特质,认为真歇禅师以默照禅为主,融合华严和净土,以照彻本心为核心思想。

南京农业大学王建光以《法道振东南,大慧晦而明:别庵性统禅师及其普陀禅法研究》一文认为,别庵性统禅师的禅法具有一味平实接待,不作奇特商量的特质,并对此进行了详细的探讨,文章以扎实的文献和新颖的视角论证了此禅法对提升普陀山佛教思想内涵和社会影响的重要意义。

重庆师范大学文学院华海燕的文章《清普陀僧别庵性统及其<梅岑集>》对别庵性统的生平法嗣以及《梅岑集》成书年代和刻印年代进行了分析,从《梅岑集》文本出发对别庵性统、聚云禅派以及普陀山佛教在清初的历史进行了探索,新材料的运用实现了对聚云派和普陀山佛教研究的有力补充。

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徐文明的论文《云门宗祖照道和一系及其与普陀山的因缘》对祖照道和的生平事迹及其门人在普陀山的弘法经历做了详细的论述和分析,深入剖析了祖照道和一系和普陀山的种种因缘,文章以详尽的论述和丰富的史料凸显出了祖照道和禅师对普陀山禅宗发展的巨大贡献。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杨曾文在《宋代曹洞宗真歇清了禅师及其地位和影响》一文中,对宋代曹洞宗摆脱颓势得以振兴的形势作了概述,并对促成曹洞宗走向昌盛的重要代表人物真歇清了的传法事迹、禅法内容作了系统考察,文章通过对史料的整理和分析突出了真歇清了禅师在曹洞宗的地位和重要影响。

中山大学哲学系冯焕珍的文章《真歇清了禅师禅法再论》从五个方面对真歇清了的禅法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彰显出清了禅法的旺盛生命力,提出清了的主要禅法为公案禅而非默照禅这一新的学术观点,文章视角新颖、论述详实、启发甚多。

中国佛学院普陀山学院如义法师的《清代法雨寺中兴之祖——别庵性统禅师生平及禅法略探》一文,从别庵禅师的生平入手,交代交代了别庵禅师的人生经历特别是在普陀山建设法雨寺的缘由以及中兴法雨寺的过程,并根据别庵禅师的语录分析了禅师禅法的特点,文章论述全面,分析细致。

中国佛学院普陀山学院传云法师的文章《言行纯慤·厉行清规-普陀山孚中禅师的生平行迹》以明代宋濂《大天界寺住持孚中禅师信公塔铭》为依据,以神通示现、出家寻道、住持名刹等三个维度,勾勒出孚中禅师的生平行迹,以生动的笔法再现大师为法弘教的一生,将学界较少关注的孚中禅师呈现于大众的视野。

(三)现当代普陀山相关问题研究

这方面主要有两篇论文,其一是舟山市社会主义学院吴似真的《新时期宗教院校在爱国宗教界人士培养工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研究——以中国佛学院普陀山学院为调查点》,该文以中国佛学院普陀山学院教育实践为研究个案,对新时期宗教院校在人才培养工作中遇到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分析评价,并针对问题给出了可行性建议,这种研究具有很强的时代价值和现实意义。

中国佛学院普陀山学院界定法师的文章《妙善长老的僧材观》,从对僧材下定义、培养僧材的途径以及合理使用僧材三个方面对妙善长老的僧材观做出了全面的介绍,文章从细微处着眼,以僧材这一特殊视角揭示出妙善长老的智慧与杰出贡献,认为建设南海净土,弘扬观音慈悲精神是普陀山佛教僧材共同的使命。

(四)观音信仰问题研究

普陀山是汉传佛教第一观音道场,观音信仰研究均不同程度地与普陀山相关,特别是唐以后的观音信仰研究。本次会议在观音信仰研究方面共有7篇论文,涉及观音经典、禅僧的观音信仰、五台山与普陀山、观音信仰与道教、观音图像等问题。

西北大学丝绸之路研究院李心苑的论文《观音经典感应信仰的概念诠释与文献考察》从观音经典的内涵与外延及其主体架构、观音经典感应信仰的内在机制与核心意趣以及观音感应信仰类文献的形成等三个方面出发,对观音经典感应信仰进行诠释,并对相关文献做出考察,这不仅是理解中国化观音信仰的重要路径,而且对于认识佛教中国化也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西北大学玄奘研究院李永斌通过《宋元明清禅僧弘传观音信仰的主要方式及影响》一文,分别对宋元明四个历史阶段佛教及禅宗发展的历史进程、佛教思想发展的向度以及禅僧弘扬观音信仰的路径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揭示出禅宗对观音信仰的接受以及综合性禅宗的历史形成轨迹,对认识宋以后完整的佛教体系具有重要的意义,对总结历史经验,积极寻求佛教在新时期的发展出路也具有重要借鉴价值。

山西省社会科学院崔玉卿的文章《观音信仰在五台山的历史脉络》以时间为线索,以五台山的观音信仰为研究对象,分别对唐宋元明清五个历史阶段的观音信仰进行了详细的考察,并对五台山观音信仰与普陀山的关系进行了说明,认为五台山观音信仰具有国际化、跨地域的特征,以及仪式化、生活化、民间化的发展轨迹。

安阳工学院艺术设计学院赵雅辞的文章《内丹学与禅宗交涉视野下的观音信仰及其胁侍龙女研究》从内丹与禅宗交涉视野探讨观音信仰,认为两者交涉是佛道之间更深层次的交流,属于上层经典教义的中国化,文章从一个全新的视角出发为佛教中国化以及佛道关系的研究提供个案参考。

苏州大学宗教研究所韩焕忠在《〈法华经〉与佛教的中国化》一文中强调《法华经》契合了中国文化的基本性格,是佛教中国化选择的结果,并且认为对观世音菩萨的信仰是佛教中国化的重要成果,而《法华经》的《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则为这种信仰提供了最经典的文本依据。

福建省莆田学院妈祖文化研究院林孟蓉的论文《台北故宫博物院馆藏册本褶装〈观音菩萨三十二应身〉探析》一文对台北故宫博物馆藏品明代邢慈静居士所绘《观音菩萨三十二应身》的 观音像和观音像赞进行剖析,认为此图是研究中国明代观音信仰重要的参考文献,文章列举了多幅观音图像,有助于读者对观音形象的理解。

中国佛学院普陀山学院能进法师的文章《大势至菩萨信仰和狼山道场》通过对大势至菩萨的名号来历、大势至菩萨与狼山广教寺的关系以及构建长三角佛教文化圈的构想等三个方面,探讨大势至信仰的中国化进程,并且分析了建立狼山大势至信仰佛教名山的可能性方案,具有现实意义。

二、禅宗中国化研究

如果说观音信仰是中国佛教信众最多的一种信仰形态的话,那么,禅宗则是中国佛教最流行的一种修法,堪称中国佛教第一宗,被视为中国佛教的特质所在。禅宗与观音信仰密切相关,本次在观音圣地召开的学术会议对禅宗尤其是禅宗中国化问题的研究有进一步推进。这方面一共有21篇论文,可以划分为以下5个方面:

(一)以禅师为主要对象的禅宗研究

这方面共有7篇论文,涉及道信、本焕、马祖道一、雪峰义存、弘赞、指空、湛然圆澄等7位禅师,而研究的问题则各有侧重,涉及不同的领域,但基本上均与禅宗中国化这一主题相关。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黄夏年在论文《四祖道信与禅宗中国化》中强调四祖道信是禅宗前三祖的集大成者,其融汇般若空和唯识有两种大乘佛学理论,发展了菩提达摩建立的内传法印以契证心的禅宗心法思想,并且站在佛教角度评说中国传统老庄道家学说,为禅宗的发展打下了理论基础。文章不仅开拓了禅宗研究的视角,更为禅宗中国化提供了一个特殊的研究案例。

西北大学历史学院廖文慧的《禅宗思想在当代中国的传播与发展——以本焕长老为核心》一文,从现代禅宗思想、禅宗思想在海内外的影响以及禅宗思想与中国佛教的现代发展三个方面,揭示本焕长老平衡传统和现代的智慧,以及应对现代冲击的不懈努力。

上海大学文学院黄凯在文章《牛行虎视:马祖道一仪相书写所见的佛教中国化》,认为《宋高僧传》中记载马祖道一具有牛行虎视的特殊仪相,而这种表达正是佛教中国化的产物。文章视角新颖、材料丰富、论证充足,这一特殊视角有助于对佛教中国化的理解。

福建佛学院释寂相法师的《雪峰义存禅师禅法思想中国化的形成对禅宗发展的深远影响》,文中强调雪峰义存禅师开创雪峰道场,这不仅下启云门、法眼两大禅系,而且成就了雪峰一系的兴盛和繁荣,为禅宗中国化的普及提供了方法和指南。

中国人民大学温金玉《明清佛教视域下曹洞宗高僧弘赞禅师研究综述》一文以明清佛教研究为底色,以文献梳理为脉络,将明末清初曹洞宗鼎湖系的重要代表弘赞禅师作为主题,对学术界有关弘赞研究的成果作了详细的梳理,有助于我们对这一研究领域发展动态的了解。

中国佛学院普陀山学院现了法师的文章《元代时期印度僧人指空生平行迹及其禅学思想》对指空的生平行迹及其禅学思想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得出其禅法传承系统及思想主张与汉传佛教禅宗稍异的结论。
浙江省社会科学院陈永革通过《论湛然圆澄(1561-1626)及其云门家法》一文强调五家分灯为标识的禅宗派别具有弘化一方的地域特征,文章通过梳理湛然圆澄的弘法生涯及其中兴云门显圣寺的过程,讨论云门家法与明清之际的浙东宗风,是地方佛教及禅宗中国化研究的又一重要推进。

(二)以文献为主要对象的禅宗研究

这方面共有6篇论文,涉及多种不同文献,挖掘的问题也各有特色,其中不乏创新性的学术观点,值得关注。

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刘郑宁《妙法与莲花:敦煌北宗禅五方便门文本中的定慧问题》一文,从定慧与妙法莲华、方便修法中的定慧以及体用关系中的定慧等方面对敦煌北宗禅五方便门文本中的定慧问题进行了全面的分析,这对全面了禅学中定慧这一基本问题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陈金华《道宣(596-667)禅修考》一文从宏观的视域出发对道宣的禅修进行了全方位、多角度的考证,一改传统的道宣形象,拓展了学界对道宣及唐代佛教特质与形态的认识,说明道宣的《习禅论》对了解中国的禅修传统具有重要意义。

滁州学院韩传强的论文《敦煌写本津艺019与BD05755校释》,以津艺 019 (《十二论记》)与BD05755(《融即相无相论》)的文本梳理和写本校释为基础,对其所述内容进行分析和诠释,从而对这两份写卷的归属进行判释,认为其为北魏道安法师所撰,被地论学派所抄录和沿用。

中山大学哲学系龚隽在《<楞严经>与唐宋禅门中的顿与渐》一文中对北宗神秀系、南宗荷泽系禅法中的顿渐观与《楞严》的复杂关系作了详密的思想史分析,并重新探讨了神会顿渐思想与北宗的关联,文章还对唐末到宋代禅宗思想中的楞严学,及其相关顿悟渐修的关系议题进行了全新的阐释,指出了宋代楞严禅在顿渐观念上与唐代禅的不同取向。

中国佛学院普陀山学院演修法师在论文《大川普济与〈五灯会元〉研究》中从《五灯会元》的历史地位和影响、编者相关研究以及大川普济与《五灯会元》三个方面强调《五灯会元》的系统性、权威性,及其对禅宗传承记录特别是慧能系的传承记录的重要性,而这对中国佛教史特别是禅宗思想的传承与发展都具有重要价值。

四川外国语大学中国语言文化学院杨梅和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任烨璇在文章《川东诗僧隆昂与〈驹如诗草〉》中认为,《驹如诗草》为隆昂亲手编订注释,其间所记人物史事真实可信,对川东地区佛教发展、僧侣群体及地方文化研究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三)以思想为主要对象的禅宗研究

这方面共有3篇论文,涉及禅宗思想与儒道的关系、中国禅宗的正统传承、中国禅宗思想的内在发展脉络等重要问题。

浙江省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黄伟龙以《刍议禅宗见性观念的生成、演展与熔铸》一文探测并定位见性观念被禅宗确认的起始节点,并剖析见性观念的迭代过程,得出了禅宗曾先后将外来佛教的涅槃学与本土儒、道两家的尽心说自然观等熔解重铸的结论,而这也正是佛教中国化在禅宗内部持续深化、趋向成熟的生动展现。

华夏文化书院释雪相法师在文章《从印度佛教到中国禅宗》中强调印度佛教和中国佛教其思想本质(般若智慧)都是佛陀觉悟后的宣教,而且在佛教的传播过程中,除了度化众生的方便和阐述佛法义理的文字上与外道有共通之处,其本源义理始终与外道思想保持着鲜明的分野。

北京大学宗教文化研究院研究员裴勇在文章《楞伽印心——达摩禅与佛教中国化的发端》中提出,楞伽印心的意义在于在禅宗的初创发轫期就交待了禅宗所依凭的主要思想理论基础,即佛教的心性、佛性、如来藏思想。达摩初传禅法并以楞伽印心确立了禅宗的教理依凭,可以看作佛教中国化的思想基础,对后期禅宗的发展演变和佛教中国化的逐步完善有着重要意义。

(四)以制度为主要对象的禅宗研究

这方面也有3篇论文,涉及禅七、普请即地方禅林清规等问题。中国佛学院普陀山学院法净法师的文章《禅七考辨》从冬期禅修、冬期规制以及期中之七三个方面对禅七进行了全面的考证,揭示出禅七作为佛教中国化进程中重要的汉传佛教修行仪制的特质。

中国佛学院普陀山学院智瀚法师的论文《社会学视角审视下的禅宗农禅制度与普请法》从跨学科的视域出发,以社会学理论为基础对禅宗丛林的农禅制度及其核心表达普请法作出了分析,为禅宗清规研究提供多学科介入的可能。

九江学院庐山文化研究中心张琴在《<幻住庵清规>与元代禅宗中国化》一文中强调,中峰明本制定《幻住庵清规》体现了从古、随近与应新的特点,并且认为《幻住庵清规》是元代禅宗地域性、时代性、民间性的具体体现。这一研究为禅宗中国化提供了一个特殊的视域。

(五)以士大夫为主要对象的禅宗相关问题研究

这方面有2篇论文,涉及唐代裴休和清初黄宗羲在儒释会通方面的一些问题,其中西北政法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狄蕊红的文章《裴休的禅思想及其对儒家的会通》认为裴休的禅思想以佛教心性哲学为核心,以儒家济世为功用,实现了佛教的生命解脱与儒家经世致用的融合,这一思想是儒释会通过程中基于佛教信仰而诞生的独特的禅思想,为研究儒释融合提供了新的思想依据。

西北大学文学院姜美如的论文《和而不同:清初文人对儒释交游的一种接受途径——以黄宗羲与天童派的交往为例》提出了黄宗羲晚年与天童派僧人交往频繁从而使其儒释观发生一定转变的观点,并以和而不同论述清初文人对儒释交游的接受途径。

本次会议还有一篇文章涉及中国佛教其他问题,无法归于以上两大类型的研究之中,这便是奋迅文化机构高晓东的《数字化社会的到来对佛教中国化的挑战与机遇》。该文分析了数字化社会对佛教中国化的影响,探讨如何应对新技术带来的挑战,以及如何抓住机遇实现佛教中国化良性发展等问题,对解决佛教发展困境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以上总结,可能有不准确或不周全的地方,还请各位领导及学者和法师们批评指正!总体上说,本次会议的主题很有个性,也很有意义。会议成果丰富,涉及不同学科,有很多创新,值得赞叹。当然,我们也希望包括法师在内的所有与会专家经过本次会议的交流而取长补短,在研究选题、文献挖掘、视域拓展、方法创新、观点凝练等方面不断提升,我们更期待大家对自己的论文继续修改完善,争取拿出质量更高的定稿。

最后,我想说的是,多年来,中国佛学院普陀山学院在佛教研究尤其是观音文化研究以及佛教中国化研究方面用心用功,为政教学三界的不断沟通与合作搭建了优质的平台,为中国佛教学术的发展进步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可敬可贺,随喜赞叹。(文/李利安 图/妙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