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foxun.cn
佛教新闻媒体!

“太虚大师与佛教中国化”学术研讨会在嘉兴香海禅寺举行

(视频制作:大菩文化)

 

太虚大师是佛教中国化进程中的重要人物,不仅是佛教的传承者,更是推动佛教现代化转型的先驱。

 

为更加广泛深入地吸收太虚大师的思想和理念,发掘嘉兴地区丰富的佛教文化资源,探讨佛教中国化的历史、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由浙江香海慈善基金会和北京大学佛教研究中心主办,桐乡市香海禅寺承办,北京奋迅文化机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域外藏多语种民国佛教文献群的发掘、整理与研究)、桐乡市太虚大师研究会协办的太虚大师与佛教中国化学术研讨会于10月28日至29日在香海禅寺举行。

 

 

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复旦大学、学、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日本青山学院大学(线上)、日本郡山女子大学(线上)等国内外知名高校、研究机构,以及中国佛学院、中国佛学院普陀山学院、闽南佛学院、武昌佛学院等佛教院校的4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研讨会。

 

研讨会围绕太虚大师关于人生佛教、人间佛教的论述,以及太虚大师对佛教中国化历史经验的归纳总结等问题进行深入探讨,探索新时代背景下人间佛教与佛教中国化的实践路径。

 

一、开幕式

 

 

28日上午,香凝慧海,慈云广覆,香海禅寺万相庄严,太虚大师与佛教中国化学术研讨会在无相厅拉开序幕。

 

 

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湛如法师,浙江香海慈善基金会理事长、香海禅寺方丈贤宗法师,北京大学佛教研究中心主任、哲学系教授王颂在开幕式上致辞发言。

 

湛如法师致辞

 

湛如法师致辞表示,香海禅寺的禅修实践在长三角地区早已享有盛誉,尤其是在服务社会、公益慈善等方面已经成为浙江佛教界的一个重要窗口,是人们了解浙江佛教最新发展的一个有益平台。

 

面向新时代,不仅需要高举人间佛教思想,更重要的是丰富和发展人间佛教思想。香海禅寺的禅修实践和学术研讨会正是对太虚大师人间佛教思想的当代探索与践行。

 

王颂教授致辞

 

王颂教授表示,太虚大师是近代中国爱国爱教的典范,是人间佛教思想的首倡者,是让中国佛教走向世界的战略指导者和实践者。研究、弘扬太虚大师精神,不但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还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近年来,香海禅寺和浙江香海慈善基金会在贤宗法师的率领下,弘扬太虚大师思想,效法太虚大师榜样,支持佛教文化研究,弘扬正法,服务社会,在教内外树立了良好的口碑,已然成为浙江省乃至全国的模范寺院。

 

贤宗法师致辞

 

贤宗法师表示,嘉兴桐乡是太虚大师故里,民风古朴,文化底蕴深厚,民众有着强烈的上进之心,吸引着自己来到香海禅寺这个传承发展太虚大师人间佛教思想的福地。

 

太虚大师的思想正是让每一个人都能成为觉悟者、解脱者和自在者,符合民众的精神需求,使佛法在中国的现实社会中滋养人们的心性,使大众都能通过学习佛法感受到自在、洒脱与幸福。

 

北京大学宗教文化研究院裴勇研究员主持开幕式

 

 
 

二、主旨发言

 

王雷泉教授发言

 

复旦大学王雷泉教授的主旨发言人生佛教的神圣指向、体系建构与制度支柱——以太虚大师《人生观的科学》为中心探索了太虚大师对治当时佛教危机的三条逻辑线:基于果证本位的教义判摄(对信仰方面),确立信仰归宿的制度建设(对社会方面),面向现代学术的体系建构(对文化方面)。

 

王雷泉教授指出,太虚大师于1924年发表的《人生观的科学》堪称人生佛教体系的开山之作。太虚大师思想体系中关于人生佛教的神圣性基础、现代性的思想表达、修行进路和信仰归宿、社会化的制度建设等内容,均在此书中以雏形形态呈现。《人生观的科学》与《慈宗三要》《大乘与人间两般文化》三类著述交汇在一起,形成三条叙事逻辑线,不断发展着太虚大师的思想体系建构。

 

洪修平教授发言

 

洪修平教授(线上)的主旨发言佛教中国化视域下的太虚大师与人间佛教提到,人间佛教思想渊源于佛陀创教的根本情怀,而生长于中国传统文化之中,是佛教中国化的产物,在佛教中国化发展史上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地位。

 

在当代的人间佛教推展和坚持佛教中国化方向的发展中,重温太虚大师的人间佛教思想,特别是他提出的契理契机两大原则,对当代人间佛教的理论和实践,以及佛教如何更好地继续坚持中国化方向,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湛如法师发言

 

北京大学湛如法师在子孙与丛林:近代佛教办学主体的转换与反复-以太虚大师与闽南佛学院为例的主旨发言中,以寺院与佛学院互相交互的视角,探析了闽南佛学院从创办到1946年解体的重要因素。

 

湛如法师从南普陀寺与闽南佛学院的关系着手进行分析,指出闽南佛学院实际上依附于南普陀寺存在;并以闽南佛学院数次为视角,探讨南普陀寺从子孙寺院与十方丛林互变过程中守旧派与革新派之间的思想纷争。

 

 

李向平教授发言

 

华东师范大学、山东大学李向平教授的主旨发言太虚人间佛教思想与当代中国佛教中国化实践路径——以浙江香海禅寺的人间佛教事业发展为例指出太虚大师的人间佛教思想及二十世纪中国佛教的变迁和改革,基本上是以佛教的人间化、社会化为主要逻辑,即是要将佛教对于人生和生命的关注集中于芸芸众生生活的当下,渗透于当下生活中的文化、交往、信任等各类社会活动方式。

 

香海禅寺依据太虚大师有关人间佛教的理念和实践要求,一方面致力于现代寺院制度的建设,一方面致力于发展人间佛教社团文化等公益事业,初步形成了值得关注的人间佛教格局。

 

何蓉研究员发言

 

中国社会科学院何蓉研究员在于困境中抉择:时代问题与太虚大师的立场的主旨发言中指出,太虚大师处于传统与现代、中国与世界的冲突之处,面临着旧缚新、西制被动的局面。

 

在佛教面临的多重危机下,太虚大师融贯中西、新旧之学以应对西学冲击,定义中国、弥合汉藏以应对民族身份危机,通过立足于世界佛教的实践历史来返现、评估中国佛教及其贡献,建立以佛教为本位的历史叙事;立足于佛教的民族特性,继承传统,建立宗教间对话,创新复兴中国佛教。

 

日本郡山女子大学何燕生教授因故未能连线参会,但他向会议提交了主旨发言论文《太虚大师弘法事业中的日本朋友圈研究》。

 

 

三、分组研讨

 

在28日至29日两天的分组研讨里,数十位专家学者畅所欲言,围绕太虚大师与佛教中国化的主题展开热烈探讨,吸取总结了太虚大师佛教改革中的经验教训,对当代佛教中国化的发展道路、人间佛教思想的现实实践、僧制与僧伽教育的革新作出了多元阐释。

 

第一组

 

从左至右依次为:张爱林;裴勇;吴可为;刘鹿鸣;王帅

 

第一组研讨的论题依次为:北京大学宗教文化研究院裴勇的中国佛教的主动流——试析太虚大师对佛教中国化历史经验的归纳总结;学刘鹿鸣的太虚大师与佛教中国化发展道路的探索;浙江省社会科学院吴可为的中国佛教与佛教的中国化;中国社会科学院王帅的重塑与复兴:太虚、印光僧制改革的不同理路。

 

第二组

 

从左至右依次为:尹邦志;王佳;陈永革;会闲法师;孙国柱

 

第二组研讨的论题依次为:浙江省社会科学院陈永革的宗派佛教与人间佛教:太虚大师佛教观述评;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王佳的太虚大师人间佛教及其当代信仰实践;中国佛学院普陀山学院会闲法师的太虚大师的人间佛教思想略探;中国政法大学孙国柱的晚明佛教的精神特质及其研究方法新探——以太虚大师的看法为基础。

 

第三组

 

从左至右依次为:李虎群;胡永辉;黄伟龙;闫磊;庞博阳

 

第三组研讨的论题依次为:学胡永辉的近代汉传佛教素食运动的内在述求及影响;山东省社会主义学院闫磊的20世纪20年代佛教中国化概念的形成;浙江省社会科学院黄伟龙的由太虚大师来看禅修的身心提升效应-兼论佛教禅修传统;北京大学庞博阳的严护法城:略论太虚大师的佛教史观。

 

第四组

 

从左至右依次为:李虎群;张爱林;宗舜法师;雪相法师;甘沁鑫

 

第四组研讨的论题依次为:中国政法大学李虎群的太虚大师构建世界新文化的方略探析;西南交通大学甘沁鑫的论太虚法师印度佛教史三期说的形成过程及其意义;中国佛学院宗舜法师的民国佛教最重要的四个关键词:佛教、中国、人生、时代——从太虚大师‘新佛教’观看民国佛教大师的精神特质;浙江省天台山翠屏寺雪相法师的从佛教在印度的消亡谈佛教在中国的未来;北京大学王颂的太虚大师建立慈宗的时代背景和历史意义;西南大学张爱林的近代佛教中国化过程中的除旧布新。

 

第五、六组

 

第五组研讨的论题依次为:中国人民大学张文良(线上)的太虚法师的戒律思想;中国人民大学何建明(线上)的太虚大师的佛经阐释模式;中国人民大学张雪松(甘沁鑫代发言)的太虚大师的人间佛教思想及其当代践行——浙江香海禅修院的佛教中国化与本土化实践;日本青山学院大学陈继东(线上)的太虚大师的中国佛教宗派认识。

 

第六组研讨的论题依次为:清华大学蒋劲松(线上)的略述太虚大师弘扬瑜伽菩萨戒本及其意义;学邵佳德(线上)的太虚的佛教改革及其对当代宗教中国化基层实践的启发;武昌佛学院明贤法师的太虚大师与中国佛教的现代化;贵州师范大学罗同兵的从太虚佛教改革的‘中国本位’到当代‘佛教中国化’实践:以香海禅修院为案例。

 

 

第七组

 

第七组研讨的论题依次为:中央民族大学刘成有(线上)的太虚大师僧教育理念刍议;武汉大学沈庭的太虚僧团与世界佛教徒联谊会的成立;西南石油大学何松蔚的依托地方,构想世界——太虚住持南普陀前与闽南佛教界的交往与互动;湖南师范大学丁小平的佛教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相通性略论。

 

第八组

 

第八组研讨的论题依次为:学杨维中(线上)的太虚大师寺产革新问题再议;重庆佛学院定法法师的近代佛教中国化进程中的除旧与布新——论太虚大师僧制改革中的抉择与实践;西南民族大学尹邦志的人生佛教菩萨行与中国佛学重建——以太虚大师诠释《维摩诘经》的旨趣为例。

 

 

 

 

29日研讨会圆满闭幕,陈永革研究员对研讨会作了学术总结,王颂教授作闭幕致辞。

 

研讨围绕太虚大师的人间佛教思想与实践,从多角度多层次深入挖掘太虚大师在推进中国佛教现代转型过程中,对佛教中国化历史经验的归纳和总结、继承和发展,为当代佛教中国化的深入推进和发展创新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和参考借鉴。

 

论坛嘉宾合影

 

太虚大师是中国近代佛教改革运动的先驱,民国四大高僧之一,其一生都致力于振兴佛教、建设新佛教文化的事业。他的思想和理念对于接续中国佛教优良传统、推动佛教中国化走向深入以及佛教现代转型都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香海禅寺,位于太虚大师故里——浙江嘉兴桐乡,始建于元大至年间(1308-1311)。2004年贤宗法师入主重建香海禅寺,秉承太虚大师的人间佛教思想理念,践行十方来十方去,共成十方事;万人施万人用,同结万人缘的佛教慈悲精神,打造香海禅修中心,为社会大众提供禅悟学修平台,共享禅悦法喜。

 

2017年,贤宗法师发起成立浙江香海慈善基金会,以人间香海、慈悲济世为宗旨,秉承种善因的使命,致力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助学助教、济贫教灾、养老扶老等领域。

 

近年来,浙江香海慈善基金会对《续嘉兴藏》进行了整理与出版,资助出版《太虚大师与佛教中国化》一书,探讨在新时代背景下如何理解和实践太虚大师的人间佛教。

 

▼《续嘉兴藏》项目▼

 

▼长按扫码 · 助力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推动发起母亲的艺术·女红等公益项目,以公益援助、文化普及、文化传播等可持续方式帮扶社会中的受困人群,共建美好人间。

 

 

▼母亲的艺术·女红项目▼

 

▼长按扫码 · 帮扶受困人群 传递爱与温暖!▼

为共同传承太虚大师的思想与精神贡献力量,此次研讨会由众多爱心人士和爱心单位资助举办,本文代主办、承办、协办单位向他们致以最诚挚的谢意。

 

他们是邱琴芳,严滢,高娟英,贤宗法师,戴韩珍,谢东娜,蔡振国,宋愔,慧雯,林秀文等爱心人士

 

以及杭州圣的冷暖设备有限公司,慈溪市朗逸纺织品有限公司,浙江濮院轻纺城市场开发有限公司,浙江断舍离服饰有限公司,浙江雪中花服饰有限公司,杭州莫言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浙江金牌商标代理有限公司,浙江弥道山泉有限公司,众爱联盟志愿者,观心计划团队等爱心单位(文/果游 图/唐林雪 浙江香海慈善基金会 视频/果一)